复制
收藏
提问
研究

4 雷击属于着火四面体中的( )。 A 可燃物 B 助燃物 C引火源 D 链式反应自由基

随风残月
0秒前
全网
文档
学术
百科
知识库
时间不限
自动
参考了25个来源并总结
查看步骤
全网检索信息
雷击
火灾原因
引火源
安全防护
火灾预防
火灾分类
找到“中国政府网”、“澎湃新闻”、“中国政府网”25网站资料
回答完成
回答研究模式
更简洁一些

雷击属于着火四面体中的"引火源"。

着火四面体是描述燃烧发生所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由基。其中,引火源是指能够提供足够能量来启动燃烧反应的外部因素。雷击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的高温和电火花可以为可燃物提供必要的激活能,从而引发燃烧,因此雷击属于引火源。

具体来说:

  1. 雷击产生的高温可以加热可燃物,使其达到着火点,启动燃烧反应567
  2. 雷击产生的电火花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直接引燃可燃物,或者通过加热作用引发可燃物的氧化反应567
  3. 雷击作为一种外部因素,可以为森林火灾等燃烧现象提供必要的启动条件,尤其是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原始林区,雷击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天然火源45

综上所述,雷击作为提供能量和激活可燃物的外部因素,属于着火四面体中的"引火源",答案为C。

雷击火的潜伏期一般有多长?

雷击火的潜伏期,即从雷击点燃可燃物到雷击火被发现的这段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可燃物性质、雷电和天气特征。在高温、干燥、大风的高火险天气下,潜伏期可能较短,甚至直接燃烧引发火灾。据调查,2022年雷击火的最长潜伏期超过19天,而2023年雷击火的最长潜伏期初判已超过20天。"天气条件是影响雷击火潜伏期最主要的因素"1

在什么气候条件下,雷击火更容易发生?

雷击火更容易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尤其是干雷暴期间。干雷暴是指没有降水的雷电现象,俗称“干打雷不下雨”。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雷电接触地面可燃物,便具备了引发森林火灾的条件。此外,雷击火多发生在雷阵雨雨区的边缘地带,因为雨区中心地带的降水量较大,即使雷击引燃森林可燃物,也不能蔓延成灾。“出现干雷暴天气时,有80%可能性容易发生雷击火”23

除了雷击,还有哪些自然因素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除了雷击,其他自然因素也可能引发森林火灾。例如,干旱和高温可以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使其更易燃烧。强风可以加速火势的蔓延,而枯枝落叶和枯草等地表枯死可燃物,作为森林中的易燃物,其含水率的变化对火灾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此外,地形特征,如沟塘、草甸、河谷草地等,也会影响火灾的发生和蔓延17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雷击火的发生?

有效预防和控制雷击火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措施。首先,需要加强雷电监测和火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风险。其次,通过人工干预,如消除云地闪电,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雷击火的发生。此外,加强森林管理,减少地表枯死可燃物的载量,也是降低雷击火风险的有效手段。“在特别容易发生雷击火的地区,可以人为消除云地闪电,从根本上消灭雷击火”21

在森林火灾防控中,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雷击火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科技手段在提高雷击火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构建雷电监测定位技术体系,可以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现雷击火的潜在风险。此外,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森林火灾进行早期发现和快速定位。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等机构长期从事相关研究,依托国家林草局的“森林雷击火防控”应急科技项目,致力于提升森林雷击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222324。随着科研设备的布局,我国森林雷电响应能力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雷击火防控能力25

你觉得结果怎么样?
相关内容11

雷击火的产生1

雷击火源形成 雷击火由雷暴形成,接触可燃物,易引发森林火灾。

雷击火的分布特点1

区域分布特征 雷击火多发于内蒙古、黑龙江大兴安岭等地区。

雷击火的潜伏期1

潜伏期影响因素 雷击火从点燃到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最长超20天。

雷击火发生的条件2

燃烧三要素 雷击火需雷击、可燃物、氧气三者共同作用。

干雷暴与雷击火3

干雷暴成因 炎热干燥天气下,干雷暴易引发森林火灾。

全球雷击火形势3

多发期趋势 气候变暖导致雷击火进入全球多发期。

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1

雷击火防控组织 负责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应对,专注于雷击火的防控措施。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2

雷击火科普媒体 提供雷击火发生原因和防控的科普信息。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3

应急科普机构 普及雷击森林火灾知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雷击5

引火源 雷击是森林火灾的天然火源之一,由雷暴形成,接触地面可燃物时易引发火灾。

干雷暴6

引火源 干雷暴降水少,地面增温,相对湿度减少,可燃物干燥,雷击时易着火并蔓延成灾。

以上内容由AI搜集生成,仅供参考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