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收藏
提问
学术
是的
4个月前
全网
文档
学术
百科
知识库
时间不限
自动
来源0
同主题0
来源引用的0
引用来源的0
23
中国知网
信任
语言分析与哲学的方式
打开网页
“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这句口号显示出一种哲学方式,这就是运用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得关于世界的认识,获得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追溯哲学史可以看出,逻辑是在哲学讨论中产生的,因此逻辑分析只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才有的,而语言分析才是贯彻始终的,因为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就已经有了语言分析。需要认真考虑的是,哲学研究为什么要对语言进行分析,哲学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逻辑,而有了逻辑之后,为什么会运用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对语言进行分析。应该看到,哲学是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语言是表达认识的方式,语言分析是人们探讨认识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经验的方式。人们从事哲学研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分析,所谓运用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是借助理论的认识、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哲学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
2024-07-17发表
中国知网
信任
基于逻辑视角的不完备形式背景上知识相容表示与推理
打开网页
形式背景中的信息不完备引起了知识的不相容性,即蕴涵在不完备形式背景的任一完备化形式背景都不能同时成立。逻辑描述是从语义上进行知识表示、语构上制定语义协调推理规则的方法论。首先从逻辑角度研究不完备数据上的知识相容语义表示,通过定义不完备实例刻画知识的合理性和相容性,并构造最紧致的相容集(相容规范基)。其次,语构上制定具有语义合理性、相容性和完备性的推理规则,从而避免知识推理过程中产生不相容知识和无效知识。最后,将逻辑研究结果运用在不完备形式背景上,引入两类蕴涵形式:↓↓-型蕴涵和↑↑-型蕴涵,这两类蕴涵兼具相容性且相对于可接受性蕴涵尺度更加严格;构造这两类蕴涵的相容规范基并验证其完备性和无冗余性。
2024-07-12 16:10发表
中国知网
信任
基于语料库的聋生“是……的”句(二)偏误分析
打开网页
目的 基于自建语料库对聋生“是……的”句(二)偏误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北京市67名3~9年级聋生自然产出的“是……的(”二)汉语语料进行搜集、整理、标注与统计分析。结果 聋生“是……的”句(二)偏误类型依次为内部偏误(93.51%)、不该用而用(5.19%)、该用未用(1.30%);7~9年级输出率逐级增加,但偏误率较高;手语优势聋生输出率(0.08%)和偏误率(60.20%)均高于口语优势聋生(0.03%/42.86%),手口均差的聋生输出率最低(0.00%)。结论 聋生“是……的”句(二)习得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听力障碍、教学不足、句法和功能表达掌握难度、手语和汉语差异等。建议针对句式特点与难点、不同语言类型学生进行教学。
2024-07-11发表
查看更多来源(23)
理解问题是的
已完成理解「是的」
展开阅读网页
更简洁一些
转笔记
简洁
是的
由于您提供的搜索问题“是的”过于简单且没有具体上下文,我将提供一些可能的相关问题,但请注意这些问题可能与您的原意有所偏差:
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什么是肯定回答的例子?
“是的”在不同语言中怎么说?
文件
学术
专业
以上内容由AI搜集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