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点总结梳理一下这段内容:1927年,钟敬文和杨成志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式》,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民间故事的分类理论、方法及其成果。四年后,钟敬文又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归纳出中国民间故事的45种型、51个式。此项研究原计划归纳故事型式一百个左右,由于种种原因仅仅完成了近一半。钟敬文在德国学者艾伯华(WolframEberhard,又译艾伯哈德,19091989)《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译本序中,对这段学术经历作了简单追忆:“1927年底,我和同乡青年学者杨成志得到了英国民俗学会出版的《民俗学手册》(1914),我们都觉得书中所附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和《民俗学问题格》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就共同把其中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先行译成了中文,并于1928年刊行(稍后,杨成志译出了《问题格》)。这个小册子,一时颇引起了我和同行们的兴趣,接着,我跟赵景深都写了有关类型研究的文章发表。”(30尽管这是初步的尝试,但在中国民间故事分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故事类型分类法问世后,各国故事学家纷纷采用这种方法编辑本国的民间故事索引。在中国,除了钟散文编写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外,还有艾伯华在中国人曹松叶帮助下完成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此书于1937年出版,原以德语写成,半个多世纪后,才译成中文于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从300多种书刊近3000篇故事中,归纳出300多个类型。所使用的资料多集中于沿海一带的省份,但中国比较常见的故事大多在“类型”之中,首次展现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整体风貌。1978年,美籍华人丁乃通(1915—1989)依据“AT分类法”,积十年心血写就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原著为英文,经著者亲自校订的中文版于1986年面世。这本索引尽可能不涉及神话和民间传说,概括了1949年到1966年的绝大多数民间故事资料,从7300多篇故事中归纳出843个类型,成为目前为止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方面较权威的工具书。2000年1月,执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的金荣华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一),2002年3月,又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二),这是在丁氏索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作者分别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浙江和陕西三省卷本)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吉林、辽宁和福建三省一市卷本)为索引对象,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最新的田野作业的成果,对一些故事类型作了重新命名,简便了检索方式,是第三种中国民间故事索引方面的重要著作。 迄今为止,对中国故事类型的划定,实际上有两个系统,即艾伯华系统和“AT分类法”系统。艾伯华系统并未沿袭“AT分类法”的框架,而是创造性地作了改变,以型态为分类标准,先将每一个故事分解为诸多情节(构成故事的单位要素),再将同类型的故事依照典故由来、页数、采集地的顺序列举出来,接着又依每一情节的区分来详细比较其异同处,并加上注释、历史方面的考察(即探求故事与文献资料的关系),以及这些故事在中国的分布状态等。(39〕 “AT分类法”属于开放式分类体系,预留了很大的填充空间,可以不断注入新的故事类型和添加新的故事异文。刘魁立在给日本民间文艺学家稻田浩二的一封信中,谈到“AT分类法”的价值,他说:“从1910年Aame发表索引开始到今天,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它的经验总体来说是有用的。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语言’。虽然有笨拙不灵和不准确、不全面的缺陷,时至今日,ATType-Index和ThompsonMotif-index仍然是世界多数学者所使用的一个‘习惯语言’。不论这个语言是否科学、准确,舍此我们暂时还没有更为可行的、大家可以用来进行交际和相互比较的一个‘共同语言’。”[40)由于资料的限制,丁乃通对中国民间故事的AT分类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应该对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加以完善,将新近的一些中国故事类型的研究成果输入其中。运用“AT分类法”进行故事分类,便于与国际接轨和与世界故事学进行对话。
理解问题分点总结梳理一下这段内容:1927年,钟敬文和杨成志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式》,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民间故事的分类理论、方法及其成果。四年后,钟敬文又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归纳出中国民间故事的45种型、51个式。此项研究原计划归纳故事型式一百个左右,由于种种原因仅仅完成了近一半。钟敬文在德国学者艾伯华(WolframEberhard,又译艾伯哈德,19091989)《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译本序中,对这段学术经历作了简单追忆:“1927年底,我和同乡青年学者杨成志得到了英国民俗学会出版的《民俗学手册》(1914),我们都觉得书中所附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和《民俗学问题格》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就共同把其中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先行译成了中文,并于1928年刊行(稍后,杨成志译出了《问题格》)。这个小册子,一时颇引起了我和同行们的兴趣,接着,我跟赵景深都写了有关类型研究的文章发表。”(30尽管这是初步的尝试,但在中国民间故事分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故事类型分类法问世后,各国故事学家纷纷采用这种方法编辑本国的民间故事索引。在中国,除了钟散文编写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外,还有艾伯华在中国人曹松叶帮助下完成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此书于1937年出版,原以德语写成,半个多世纪后,才译成中文于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从300多种书刊近3000篇故事中,归纳出300多个类型。所使用的资料多集中于沿海一带的省份,但中国比较常见的故事大多在“类型”之中,首次展现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整体风貌。1978年,美籍华人丁乃通(1915—1989)依据“AT分类法”,积十年心血写就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原著为英文,经著者亲自校订的中文版于1986年面世。这本索引尽可能不涉及神话和民间传说,概括了1949年到1966年的绝大多数民间故事资料,从7300多篇故事中归纳出843个类型,成为目前为止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方面较权威的工具书。2000年1月,执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的金荣华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一),2002年3月,又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二),这是在丁氏索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作者分别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浙江和陕西三省卷本)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吉林、辽宁和福建三省一市卷本)为索引对象,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最新的田野作业的成果,对一些故事类型作了重新命名,简便了检索方式,是第三种中国民间故事索引方面的重要著作。 迄今为止,对中国故事类型的划定,实际上有两个系统,即艾伯华系统和“AT分类法”系统。艾伯华系统并未沿袭“AT分类法”的框架,而是创造性地作了改变,以型态为分类标准,先将每一个故事分解为诸多情节(构成故事的单位要素),再将同类型的故事依照典故由来、页数、采集地的顺序列举出来,接着又依每一情节的区分来详细比较其异同处,并加上注释、历史方面的考察(即探求故事与文献资料的关系),以及这些故事在中国的分布状态等。(39〕 “AT分类法”属于开放式分类体系,预留了很大的填充空间,可以不断注入新的故事类型和添加新的故事异文。刘魁立在给日本民间文艺学家稻田浩二的一封信中,谈到“AT分类法”的价值,他说:“从1910年Aame发表索引开始到今天,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它的经验总体来说是有用的。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语言’。虽然有笨拙不灵和不准确、不全面的缺陷,时至今日,ATType-Index和ThompsonMotif-index仍然是世界多数学者所使用的一个‘习惯语言’。不论这个语言是否科学、准确,舍此我们暂时还没有更为可行的、大家可以用来进行交际和相互比较的一个‘共同语言’。”[40)由于资料的限制,丁乃通对中国民间故事的AT分类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应该对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加以完善,将新近的一些中国故事类型的研究成果输入其中。运用“AT分类法”进行故事分类,便于与国际接轨和与世界故事学进行对话。
已完成理解「分点总结梳理一下这段内容:1927年,钟敬文和杨成志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式》,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民间故事的分类理论、方法及其成果。四年后,钟敬文又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归纳出中国民间故事的45种型、51个式。此项研究原计划归纳故事型式一百个左右,由于种种原因仅仅完成了近一半。钟敬文在德国学者艾伯华(WolframEberhard,又译艾伯哈德,19091989)《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译本序中,对这段学术经历作了简单追忆:“1927年底,我和同乡青年学者杨成志得到了英国民俗学会出版的《民俗学手册》(1914),我们都觉得书中所附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和《民俗学问题格》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就共同把其中的《印欧民间故事的若干类型》先行译成了中文,并于1928年刊行(稍后,杨成志译出了《问题格》)。这个小册子,一时颇引起了我和同行们的兴趣,接着,我跟赵景深都写了有关类型研究的文章发表。”(30尽管这是初步的尝试,但在中国民间故事分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故事类型分类法问世后,各国故事学家纷纷采用这种方法编辑本国的民间故事索引。在中国,除了钟散文编写的《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外,还有艾伯华在中国人曹松叶帮助下完成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此书于1937年出版,原以德语写成,半个多世纪后,才译成中文于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从300多种书刊近3000篇故事中,归纳出300多个类型。所使用的资料多集中于沿海一带的省份,但中国比较常见的故事大多在“类型”之中,首次展现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整体风貌。1978年,美籍华人丁乃通(1915—1989)依据“AT分类法”,积十年心血写就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原著为英文,经著者亲自校订的中文版于1986年面世。这本索引尽可能不涉及神话和民间传说,概括了1949年到1966年的绝大多数民间故事资料,从7300多篇故事中归纳出843个类型,成为目前为止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方面较权威的工具书。2000年1月,执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的金荣华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一),2002年3月,又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二),这是在丁氏索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作者分别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浙江和陕西三省卷本)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吉林、辽宁和福建三省一市卷本)为索引对象,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最新的田野作业的成果,对一些故事类型作了重新命名,简便了检索方式,是第三种中国民间故事索引方面的重要著作。 迄今为止,对中国故事类型的划定,实际上有两个系统,即艾伯华系统和“AT分类法”系统。艾伯华系统并未沿袭“AT分类法”的框架,而是创造性地作了改变,以型态为分类标准,先将每一个故事分解为诸多情节(构成故事的单位要素),再将同类型的故事依照典故由来、页数、采集地的顺序列举出来,接着又依每一情节的区分来详细比较其异同处,并加上注释、历史方面的考察(即探求故事与文献资料的关系),以及这些故事在中国的分布状态等。(39〕 “AT分类法”属于开放式分类体系,预留了很大的填充空间,可以不断注入新的故事类型和添加新的故事异文。刘魁立在给日本民间文艺学家稻田浩二的一封信中,谈到“AT分类法”的价值,他说:“从1910年Aame发表索引开始到今天,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它的经验总体来说是有用的。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语言’。虽然有笨拙不灵和不准确、不全面的缺陷,时至今日,ATType-Index和ThompsonMotif-index仍然是世界多数学者所使用的一个‘习惯语言’。不论这个语言是否科学、准确,舍此我们暂时还没有更为可行的、大家可以用来进行交际和相互比较的一个‘共同语言’。”[40)由于资料的限制,丁乃通对中国民间故事的AT分类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应该对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加以完善,将新近的一些中国故事类型的研究成果输入其中。运用“AT分类法”进行故事分类,便于与国际接轨和与世界故事学进行对话。」
展开阅读网页
钟敬文先生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学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工作不仅奠定了中国民间故事分类的基础,还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15
📚 钟敬文的早期贡献
- 印欧民间故事类型表的翻译:1927年,钟敬文与杨成志合作翻译了《印欧民间故事类型表》,这是中国首次系统介绍西方民间故事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尝试。1
- 中国民间故事型式的归纳:1931年,钟敬文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归纳出45种型、51个式,尽管原计划是归纳100个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完成了近一半,但这在中国民间故事分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
🌍 国际影响与学术交流
- 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艾伯华在1937年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该书在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作者从300多种书刊近3000篇故事中归纳出300多个类型,展现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整体风貌。1
- 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年,丁乃通依据“AT分类法”编写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该书在1986年出版中文版,从7300多篇故事中归纳出843个类型,成为目前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方面较权威的工具书。1
📖 后续研究与发展
- 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2000年和2002年,金荣华分别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一)和(二),这是在丁氏索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最新的田野作业成果,对一些故事类型作了重新命名,简便了检索方式。1
- AT分类法与艾伯华系统的比较:艾伯华系统并未沿袭“AT分类法”的框架,而是创造性地以型态为分类标准,详细比较了同类型故事的异同,并加上注释和历史方面的考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