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猪种改良策略研究进展:毛色一致性选择与遗传改良的综合应用探析
地方猪种改良策略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毛色一致性选择与遗传改良的综合应用上。毛色作为家猪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是一种易观察的表型遗传标记,在育种实践中可用于分析品种的纯度、亲缘关系和确定杂交组合类型等,因而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倍受育种学家的关注5。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相关的畜禽遗传改良政策,支持国内地方猪的持续健康发展1。保护、培育、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猪,成为增加品种多样性,扩大种群数量的前提。
中国地方猪种的毛色基因MC1R、KIT和ASIP的遗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研究对中国地方猪种(如民猪、金华猪、广东大花白猪等)的毛色基因进行了深入分析2。此外,利用我国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之间的遗传差异,通过杂交来获取杂种优势,使杂种猪既保持我国本地猪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的优良特点,又兼具国外猪种的快速生长等特性3。
本研究通过构建杜洛克猪×通城猪回交群体,及大白猪×通城猪F2群体,进行子代毛色分离的种类及数量统计,分析两头乌毛色的一般遗传规律。另外,对通城猪中KIT基因的拷贝数进行了研究4。这些研究为地方猪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云南地方猪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基础、遗传资源保护及选育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发掘、保护与选育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6。同时,为解决地方猪种改良中的科学问题,对KIT与ASIP基因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与人工选择分析,对MC1R基因侧翼400kb大片段序列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7。
刘剑锋教授团队在我国地方遗传资源梅山猪种质特性挖掘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为地方猪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8。利用遗传改良技术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沙子岭猪的遗传改良实践,详细介绍了地方猪纯种选育、杂交利用、新品种(配套系)培育、繁育推广体系构建等常规遗传改良技术9。
综上所述,地方猪种改良策略的研究进展表明,毛色一致性选择与遗传改良的综合应用是提高地方猪种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遗传研究的深入、杂交优势的利用、遗传资源的保护与选育利用,以及遗传改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方猪种的改良策略将不断优化,为我国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畜禽遗传改良政策1 | 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地方猪遗传改良 |
中国地方猪种毛色基因遗传研究2 | 基因研究 研究中国地方猪种毛色基因遗传 |
杂交获取杂种优势3 | 杂交优势 利用遗传差异通过杂交获取优势 |
杜洛克猪×通城猪遗传规律研究4 | 遗传规律 研究杜洛克猪与通城猪毛色遗传规律 |
毛色遗传机制研究5 | 毛色研究 毛色遗传机制倍受育种学家关注 |
云南地方猪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6 | 种质特性 研究云南地方猪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 |
KIT与ASIP基因遗传多样性检测7 | 基因检测 对KIT与ASIP基因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 |
中国地方猪种2 | 地方猪种遗传研究 研究中国地方猪种的毛色基因,对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
杜洛克猪×通城猪回交群体4 | 毛色遗传规律研究 通过构建回交群体,分析毛色分离的种类及数量 |
大白猪×通城猪F2群体4 | 遗传规律分析 研究子代毛色分离,探索遗传规律 |
云南地方猪种6 | 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 综述云南地方猪种的遗传特性及资源保护 |
中国代表性本土猪种与野猪对比项目7 | 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对比本土猪种与野猪,进行基因多样性检测 |
梅山猪种质特性挖掘研究8 | 进化历史与选择性研究 探索梅山猪的进化历史和人工选择 |
沙子岭猪遗传改良实践9 | 遗传改良技术应用 介绍地方猪纯种选育、杂交利用等遗传改良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