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

开搜AI为您找到10个科学领域问答内容,共有1141名用户找到解决方法,更多关于科学领域问题,使用开搜直达结果
浏览量:1141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是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这种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而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致病的主要菌丝融合群是AG-1,占95%以上,其次是AG-4和AG-Bb。立枯丝核菌的寄主范围广泛,不仅侵染
2.《细胞生物实验》要用到血液,做这类实验时一定要小心,防止某些疾病通过血液传播。请从下列病原菌中选出选出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在提供的参考资料中,并没有列出具体的病原菌或疾病名称,因此无法直接从这些资料中选出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然而,我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信息。 血液传播的疾病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一些常见的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包括艾滋病(由HIV病毒引起)、乙肝和丙肝(由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梅毒(由梅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是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确定病原体的种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的几种常见方法: 形态观察与生理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检测其生理生化指标,如酶活性、代谢产物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查阅专业手册如伯杰氏手册,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 *病原菌分离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感悟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是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中的重要技术,它们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病原菌分离与鉴定过程的一些感悟: 病原菌分离的重要性:病原菌的分离是诊断和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分离,可以从病料中获得单一的病原菌,这对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至关重要。例如,在猪病原菌的研究中,通过分离培养与鉴定,可以分析猪病原菌感染的态势与流行
临时玻片制作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临时玻片的制作是植物病理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可以帮助观察和识别植物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则是为了确定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种类,进而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临时玻片的制作 临时玻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浮载剂的选择:浮载剂的作用是防止材料干燥和集中光线,以便于观察。常用的浮载剂有蒸馏水和乳酚油。蒸馏水是最
赵晓珍等人研究发现,可将茶饼病的感病程度可分为7个阶段:第1阶段,病原菌穿透角质层直至产生直径<0.5 mm的半透明斑点;随着斑点逐渐扩大,在2~4阶段过渡到第5阶段;病斑部位开始膨胀,叶正面凹陷平滑发亮,叶背面凸出,呈暗色、灰色以及粉末状增厚,最后变为纯白色天鹅绒状,此阶段病原菌扩展到海绵组织细胞;第6阶段,叶片背部感病部位少量孢子形成;第7阶段,大量孢[8]。赵晓珍等[8]通过甲苯胺蓝、碘酸-希夫(氏)、伊文思蓝和台盼蓝对各个感病阶段叶片组织染色观察,将茶饼病对茶叶侵染过程又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孢子侵染的24h内,担孢子利用芽管穿过细胞结构下表细胞合缝处的角质层或者通过气孔进入海绵组织的细胞间进行增殖。第2阶段为孢子的孢子萌发阶段(1~7天),在此期间茶叶组织仍保持较完整的细胞结构;但通过过碘酸-希夫(氏)染色结果显示,海绵组织细胞中红色颗粒堆积增多,边界明显。第3阶段为孢子侵染,吸器形成发育阶段(7~14天),可观察到病害侵染的典型特征;伴随E.vexans对茶树细胞结构组织细胞营养物质的利用,茶树细胞结构细胞营养耗竭,而细胞和病原都趋向死亡。但同时也诱导了植物的防御机制,对病原的扩展起到抑制作用,可见着色的死亡担孢子和菌丝体。第4阶段,孢子侵染14~20天时,孢子大量形成以及脱落对茶树进行2次侵染。
赵晓珍等人的研究对茶饼病的感病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描述。根据他们的研究,茶饼病的侵染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初期侵染阶段:病原菌穿透角质层,形成直径小于0.5毫米的半透明斑点[8]。 斑点扩大阶段:斑点逐渐扩大,从第2阶段过渡到第4阶段,病斑部位开始膨胀,叶正面凹陷且发亮,叶背面凸出,颜色变暗,最终形成灰色粉末状增厚,病原菌扩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
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进展显著。 病原菌分离鉴定 多省区研究**:在河南、河北等7省25地市进行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首次利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进行病原菌鉴定。 病原菌种类**:分离到224株菌株,其中201株为假禾谷镰刀菌,3株为禾谷镰刀菌。 致病性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病原菌分离鉴定 多省区研究:在河南、河北等7省25地市进行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首次利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进行病原菌鉴定。 病原菌种类与分布 优势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
Alternaria tenuissima
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是一种链格孢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这种真菌在形态特征上,其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直立或稍弯曲,大小在100.0~300.0 × 11.0~14.0μm之间,颜色为淡褐色,具有隔膜。顶端部分会呈现1至2次分枝,分枝末端膨大,形成棒头状,上面密生小梗,聚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本身呈卵圆形、椭圆形,颜色为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
小麦茎基腐病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该病害自2012年在中国报道以来,迅速成为黄淮海等麦区小麦的重要病害,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假禾谷镰孢菌能够产生3AcDON和15AcDON毒素,其基因组研究揭示了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高变异性,可能对菌株的地理分布和环境适应性有重要影响。此外,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